您的位置:首页 > 自动化 > 正文
工人日报社评丨重要的是提升对网络世界的理性认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25 05:09:37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重要的是提升对网络世界的理性认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织就防沉迷之网,靠技术却不能唯技术。我们对网络防沉迷的探讨与实践,本身就是强化公众对科技福利的理性判断的过程。

据8月21日《法治日报》报道,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即将届满两年,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凸显——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月活跃用户数、消费流水等数据都有极大幅度减少。针对一些“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监管”的黑灰产,多地捣毁了多个买卖个人信息进行游戏账号非法租赁的犯罪团伙。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用户必须实名注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政策立法及企业层面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做出的持续努力。从2007年针对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上线,到2019年国内主要网络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再到两年前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家政策工具不断增加。不仅如此,2021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特别增加网络保护专章,明确将网游企业防沉迷责任写入法律。不久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拟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保护范围更加周全。此外,多数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落实企业责任,严格执行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调动高科技手段为未成年网络保护做加法。

未成年防沉迷手段不断升级,是加强未成年网络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未成年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严格执行防沉迷政策,不能以牺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学业精力为代价换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一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今天,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特点不断优化、细化相关政策举措,使其真正发挥功效,考验着决策者、相关行业企业的智慧和担当。

织就防沉迷之网,靠技术却不能唯技术。长远看,它更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共治。如果家长整日手机不离手,自然不可能引导孩子合理适度上网。进一步说,防沉迷的对象其实不只是未成年人。一位大学校长在去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发出“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的告诫冲上热搜,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刷手机到深夜的“网瘾老人”。

提升全民网络素养,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是方方面面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对未成年人,家长要担起责任,丰富孩子的线下生活体验,增强现实世界对孩子的吸引力,多些对孩子的耐心引导和悉心陪伴。对老年群体,社区文化场所建设、养老机制保障、子女高质量赡养陪伴等方面都需要更加给力。

客观而言,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现代人的生活很难完全与互联网世界切割开来。多年来,我们对网络防沉迷的探讨与实践,本身就是强化公众对科技福利的理性判断的过程。未来,防沉迷工作仍是一场需要多方共赴的持久战,它既离不开政策法律的优化细化、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有赖于整个社会网络素养的提升与成熟。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