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读懂曹操的正确方法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3-06-09 07:05:11    

这一次,刘备虽然受了极严重的打击,损兵折将,连关羽亦被擒,然而反使他的地位和声誉更其增高。从此,他似蛟龙入海,永与曹操站在不两立的地位,而建立了蜀汉。在这次事变里,关羽之对曹操,和曹操之对关羽,他们的行谊,更为后世所赞美。像关羽那样无法制驭的英雄,他敢纵之使去而毫没嫉忌之意,这真是两敌对立中少有的事情。在这种地方,谁也不会不觉得曹操是可爱的。《三国志·关羽传》云:


(资料图片)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而已集》鲁迅

连续剧《三国》剧照

曹操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向来是个"不足齿"的人物。其实,一个人能够像曹操,做到曹操那样的事业,不但不容易,而且也尽可以有扬名千载的地方。

奸雄? 英雄

在一切古人对于他的批评中,多数人都同情于他同时人许劭所说。许劭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月旦评"家,他对当时人的一褒一贬,对于被褒贬的人很有影响,而他对于曹操,本来绝不愿意批评,还是曹操胁迫他,他才不得已而批评的。《后汉书·许劭传》里说: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原注:命品藻为题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我们看了这一段记载,便觉曹操已是一位不平常的人物。在平常的人,即使他自知是个"清平之奸贼",但是遇到人家当面这样批评他时,他肯"大悦而去"吗?可是这两句评语,在《三国志》的注(指裴松之的注--编者)里,却和《后汉书》完全不同:

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所以,"奸贼"和"奸雄",如果加在别人头上,都不是好的考语,而在曹操却又当别论。不过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毕竟还是一位不足齿的恶人,那原因,当然不能说和许劭的批评无关,然而多分还是为着其他的原因。鲁迅在《而已集》里这样说: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讲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京剧《曹操与杨修》舞台照

好色? 多情

曹操是一位英雄,我们是可以承认的。可是"英雄难逃美人关",曹操既是一位英雄,他遂也不能不好色。他临死时的分香卖履,已贻讥后代,然而还有甚于此的。他的内宠极多,除正妻外,有很多的姬妾,据《三国志·诸王传》所载,有卞皇后、刘夫人(正妻)、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以上都是替他生过子女的,其他没有生过的还不在内。这些还可以说都是正当的结合,而他还欢喜随时地招花惹草。他在宛城破张绣时,几乎因此而送掉了性命,结果牺牲了他的长子曹昂和勇将典韦。《资治通鉴》上也这样记载着:

建安二年春正月,曹操讨张绣军于淯水,绣举众降。操纳张济之妻,绣恨之。又以金与绣骁将胡车儿,绣闻而疑惧,袭击操军,杀操长子昂。操中流矢,败走。校尉典韦与绣力战,左右死伤略尽,韦被数十创,绣兵前搏之,韦双挟两人击杀之,瞋目大骂而死。

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论谈,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划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这里写曹操的性格颇为生动,其奸伪处亦历历如绘。于此可以更显明地知道陈琳本是他的敌人反而不死,孔融本是他的友人反而致死的最大原因。

爱才 妒才

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耶?"遂杀之。

话尽管这样说,但在有些地方,又好像他是理智高过于感情的,所以他也会牺牲无辜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掩蔽自己的错误。后人骂他奸诈,就是指这种地方。《曹瞒传》云:

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师,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又有幸姬,尝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

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我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看了这一段,可见孙权后来投降曹操,以擒杀关羽自赎,实在不是曹操所希望的。因为我们知道曹操之于关羽,始终钦佩其人。关羽一死,不久曹操也死了,两人之死,相距极近,如果灵魂有知,他们在泉下遇见,一定会握手而欢然道故的。

关键词:

推荐内容